氧是生命之源,没有氧气就没有生命,很多疾病的发生、发展都与缺氧有关。高压氧治疗则是将患者置于特制的高压氧舱内进行加压,让患者呼吸纯氧或高浓度氧,使机体得到较高分压的氧气,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那么,它的适用人群有哪些?安不安全?有什么禁忌证?
本期科普特邀河南省医学会高压氧医学分会第三届委员会主任委员、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院长孙世龙为您解答。
什么是高压氧治疗?
高压氧治疗是在高于一个大气压的环境中吸氧治疗多种疾病的方法。患者进入氧舱内通过提高环境压力,使人体处于高于一个大气压环境下,再经呼吸道吸入高浓度氧气,以改善机体氧供的治疗方法。
高压氧治疗有几种方式:
1、医用氧气加压氧舱
2、医用空气加压氧舱
3、婴幼儿氧气加压氧舱
高压氧治疗的机制
1、增加血氧含量,提高血氧分压:机体处于高压氧下血液中物理溶解氧的能力随着压力的升高而迅速提高,比常压下吸空气时提高十几倍,此时即使血红蛋白不再释放氧,血浆中溶解氧量也能满足机体氧化所需。
2、增加血氧弥散能力,增加组织氧储备量:不同区域之间的氧分压差压差梯度是血氧弥散的驱动力。高压氧下,血氧分压升高,毛细血管与周围的组织细胞的氧分压差增大,使血氧弥散有效半径增大,组织细胞氧含量增加,提高人体对缺氧的耐受性。
3、舒缩血管的作用:高压氧可使许多器官和组织的血管收缩,可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切断缺氧-水肿的恶性循环。此外,高压氧能扩张椎动脉和肝动脉,改善病灶供血供氧。
4、促进新生血管形成,加速侧支循环的建立:高压氧下组织氧分压提高,使血管成纤维细胞增殖活跃,结缔组织合成增加,促进新生血管形成,加速侧支循环的建立。
5、抑制厌氧菌和部分非厌氧菌的生长与繁殖:高压氧下,组织内氧张力提高,厌氧菌和部分非厌氧菌的生长繁殖受到抑制,同时提高白细胞的杀菌能力。
6、增强肿瘤细胞对放射线和化疗药物的敏感性:肿瘤细胞在高氧张力环境中本不敏感的细胞变为敏感。
7、加速体内气泡的吸收及有害气体排除:高气压环境下使体内游离的气泡缩小容易溶入血液或组织液内,且高压氧又可将血液中有害气体置换出来,加速气泡吸收和有害气体清除,改善氧供。
8、加速损伤组织的修复和伤口愈合:高压氧下受损组织氧分压增高,使纤维细胞增殖加快,胶原纤维合成增加,有利于损伤组织的修复和伤口愈合。
高压氧治疗的适应证
一类适应证
1.气泡导致的疾病:
(1)减压病(A类推荐,1a级证据)
(2)气栓症(潜水、医源性、意外)(A类推荐,1b级证据)
2. 中毒
(1)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类推荐,1a级证据)
(2)氰化物中毒(B类推荐,3b级证据)
3. 急性缺血状态
(1)危兆皮瓣(A类推荐,1b级证据)
(2)骨筋膜间室综合症(B类推荐,3a级证据)
(3)挤压伤(B类推荐,3b级证据)
(4)断肢(指、趾)术后血运障碍(C类推荐,4级证据)
(5)不能用输血解决的失血性休克,如无血液供应或宗教不允许输血(D类推荐,5级证据)
4. 感染性疾病
(1)坏死性软组织感染(坏死性蜂窝织炎、坏死性筋膜炎、坏死性肌炎等)(B类推荐,2a级证据)注:厌氧菌、非厌氧菌、混合性均包括在内
(2)气性坏疽(B类推荐,2b级证据)
(3)难治性骨髓炎(B类推荐,2b级证据)
(4)颅内脓肿(C类推荐,4级证据)
(5)难治性真菌感染(D类推荐,5级证据)
(6)肠壁囊样积气症(C类推荐,4级证据)
(7)坏死性外耳道炎(C类推荐,4级证据)
5. 放射性组织损伤
(1)放射性骨坏死(确诊的、预防性的)(B类推荐,2b级证据)
(2)软组织放射性坏死(确诊的、预防性的)(B类推荐,2b级证据)
(3)放射性出血性膀胱炎(B类推荐,2b级证据)
(4)放射性直肠炎(B类推荐,2b级证据)
(5)放射性下颌损伤的口腔科术前、术后预防性治疗(C类推荐,4级证据)
6. 创面
(1)糖尿病感染性溃疡(A类推荐,1b级证据)
(2)坏疽性脓皮病(B类推荐,3b级证据)
(3)压疮(C类推荐,4级证据)
(4)烧伤(C类推荐,4级证据)
(5)慢性静脉溃疡(D类推荐,5级证据)
7. 其他方面:
(1)突发性耳聋(B类推荐,2b级证据)
(2)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B类推荐,3b级证据)
(3)脑外伤(C类推荐,4级证据)
(4)声损性、噪声性耳聋(D类推荐,5级证据)
(5)急性中心性视网膜脉络膜炎(D类推荐,5级证据)
(6)急性眼底供血障碍(D类推荐,5级证据)
二类适应证
(1)缺氧性脑损害
(2)急、慢性脑供血不足
(3)脑卒中恢复期
(4)精神发育迟滞
(5)脑膜炎
(6)脑水肿
(7)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
(8)病毒性脑炎
(9)多发性硬化
(10)脊髓损伤
(11)周围神经损伤
(12)孤独症
(13)非血管因素的慢性脑病(如艾尔兹海默病,Korsakoff综合/Wernicke脑病, 尼曼-匹克氏病/
(14)认知功能障碍(